会议报道

2023中国(洛阳)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主论坛专家观点回顾

2023-06-20 17:11  来源: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  点击:651
 6月17日,2023中国(洛阳)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下称“大会”)在洛阳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氢城之链,生态共建”为主题,由洛阳市人民政府指导,洛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涧西区人民政府、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燃料电池专委会、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委会、能源行业高温燃料电池标委会协办;氢沄(河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洛阳市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协会承办。
 
大会分为主论坛和氢能应用模式创新分论坛。以下是主论坛的专家观点总结:
 
 
衣宝廉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是氢能应用的突破口,应从大幅度降低燃料电池车、加氢站建设和氢源的成本着手尽快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通过实现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部件的国产化、批量生产,同时提高电堆的比功率,大幅度降低燃料电池车成本;通过研发并使用抗毒氢氧化电催化剂降低氢源成本;通过实现高压储氢瓶加氢机等国产化和批量生产,建油、氢、电合建站,降低加氢站的建设费用。
 
 
范维澄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
 
氢能安全应用需要建立全方位的法规、政策保障,在科技领域需要建立氢能利用的强韧化基础,全链条安全保障设施以及智能化的安全平台系统,在文化领域需要让公众了解氢能利用的必要性、重要性,同时认识到氢能利用当中的一些风险,增强公众的风险意识。
 
 
郑津洋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大学氢能研究院创始院长
 
氢能承压设备的发展呈现出极端化、轻量化、复合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进入科技创新无人区。建议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氢能承压设备领导组织机制,突出能源属性、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将氢气压力管道纳入国家特种设备目录,明确加氢站的监管部门,将性能/安全检测装备纳入国家首台套重大装备评选范围等措施。此外,还要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完善规范标准体系。
 
 
王海江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
 
目前,绿氢的发展非常迅速,给氢能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今后的发展很有可能是以绿氢为核心,来推动燃料电池以及氢能整个产业的发展。除了电解水制氢外,热化学制氢也是一个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利用第四代核能的热量制氢是非常好的技术路线。
 
 
王峰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灰氢不可取,蓝氢可以用,绿氢是方向。绿氢可以同步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消纳问题,这个发展前途是非常大的。降低电解水制氢成本的关键驱动因素包括电解槽制造的工业化,电解效率的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低成本化及燃料电池技术开发的协同性。
{"status":"error","msg":"\u83b7\u53d6Token\u5931\u8d25 : invalid ip 39.97.5.237 ipv6 ::ffff:39.97.5.237, not in whitelist rid: 68c0cc83-0cd011ab-69e58f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