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控制已成共识,氢能源作为未来能源技术发展重要方向,产业制氢、储运、加注、应用三个路径已经逐步清晰,并在终端开始投入使用。
但在氢能推广应用阶段,终端市场依然处于政策导入期。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徐子春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氢能还在示范阶段,氢燃料目前整体运营成本依然高于柴油,如果能有效控制运输成本,将运营成本拉平至柴油价格附近,终端使用的动力就会迸发。”
氢燃料汽车展露头角
近期,山东重工集团向山东港口集团交付首批中国重汽(000951)氢燃料重型牵引车,标志着氢燃料电池车进入商业化运营时代,但实际运营过程中,氢燃料仍有成本忧虑。
氢能源目前推广应用的瓶颈在氢气高昂的价格,山东境内加氢成本约在50-60元/公斤。“这个价格不足以完成市场化推广”,徐子春表示,“但加氢成本下调有很大空间,当价格降至35元/公斤,就能与柴油媲美,届时才有完全商业化的可能。”
基于可靠性的燃料电池产品,山东省内已经开展多场景应用示范工作,并以潍柴动力(000338)(000338.SZ)为示范基地,建立了氢能园区、氢能港口、氢能高速等。
降低氢气价格,现阶段最容易破局的就是降低储运成本,其最直接抓手就是减少运输环节,实现前厂后店,氢气提纯后直接进入加氢站。
氢气低成本运营在山东已有先例。山东基于化工产业基础,主要使用工业副产氢。例如泰山钢铁集团的工业副产氢,提纯后成本最低可降至每公斤22块钱,成本优势相当具有前景。
“加氢站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成本也不一样,泰山钢铁的氢成本之所以便宜,是因为其减少了运输环节,未来我们要在现场制氢这个课题上做功课,扩大到其它的应用场景。”徐子春如是说。
“目前氢燃料解决方案是未来重型牵引车的发展方向,目前还受限于整个配套链,主要在港口、物流园等相对封闭的场景应用,未来随着设施完善,应用场景会拓展。”中国重汽青年科学家、新能源业务总监刘国庆向记者表示。
氢燃料牵引车在多场景运营近期也已经破局,潍柴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近日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山东重工集团向山东港口集团交付的氢燃料重型牵引车,正是配套潍柴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这也是国内首批实现商业化运营的车型。”
据悉,潍柴动力目前已经成功开发15-200kW系列化氢燃料电池系统,其中200kW燃料电池系统已经通过极寒试验,在零下34℃条件下一次起动成功,此外公司开发了国内首款3吨氢燃料电池叉车,创建零碳排的物流搬运环境。
多管齐下解决能耗焦虑
在能耗控制上,山东省近期多管齐下,严控“两高”,加大新能源突破力度,并规定省级统筹能耗指标全部有偿使用。
山东省政府近期发布《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以下简称《清单》),清单中明确表示,2022年要推动在高速服务区、港口码头、工矿厂区及公路沿线建设氢/油、氢/气、氢/电混合场站,有条件场站进行氢能源扩建。
在光伏产业,山东省政府支持开展整县(市、区)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对试点县规模化开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实行整体打包备案。
在节能控制上,山东省政府规定省级统筹指标全部实行有偿使用,除国家和省重大产业布局项目外,全部用于支持非“两高”行业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山东省政府还对“两高”行业进行精准管理,建设全省统一的“两高”行业电子监管平台,制定企业和项目两张清单,实行能耗煤耗单独核算、闭环管理,对存量项目加快推进违规整改,对增量项目严格实施省级窗口指导和重点行业提级审批。
在传统燃油车上能耗控制上,山东省内以潍柴动力为代表,近期也实现技术突破,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1.09%柴油机及重大氢能科技示范成果。
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热效率达到51.09%,是商业化柴油机又一次技术革命,解决了经济性、排放两大痛点,为未来‘国七’排放标准提供了技术准备,对推动内燃机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据测算,与市场现有主流产品(平均46%热效率柴油机)相比,51%热效率柴油机可实现油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0%,每年可为我国节油1600万吨,经济效益约1400亿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可减少5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