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氢氨一体化发展的事件正在悄然增多:一方面,内蒙古、吉林、新疆、辽宁、宁夏、甘肃、青海等地纷纷规划并落地绿氢绿氨项目;另一方面,氢氨融合应用正在持续探索当中。整体来看,氢氨一体化发展正在快步迈入发展新阶段。
绿氢制绿氨项目密集落地
国内氨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其中80%用于化肥原料。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有近78%的氨来源于煤炭,氨的生产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面临巨大绿色转型压力。
使用可再生能源水电解生产的绿色氢气作为原料气参与合成氨反应,是降低合成氨工业碳排放的途径之一。将绿氢应用于合成氨的生产,可以避免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发生,在制氢端实现零碳排放。
随着国内双碳政策体系的确立以及2022年2月四部委联合印发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近一年内绿氢制绿氨的发展明显加速,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签约或落地的绿氨产能已超过430万吨。
备注: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有遗漏
从以上项目布局来看,国内绿氢绿氨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投、中国能建、京能集团、中国天楹、吉电股份、明拓集团、盈德气体、三一重能、远景科技集团等竞相布局绿氢绿氨项目。
绿氨作为绿氢的下游延伸具有易液化、易储存、便运输、市场运作成熟等优点,现有的氢-氨转化技术也较为成熟,绿氨已成为绿氢利用的重要载体。目前绿氨年产量仍远低于国内的需求量,未来合成氨市场将进一步由传统合成氨向绿氨转移,绿氨的市场规模必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氨氢融合拓宽氢能应用场景
氨既可以作为储氢介质,同时也是相对廉价的零碳燃料。业内专家认为,“氨-氢”能源结合是理想的发展方向之一,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以来,业界已经展开了一系列探索,比如氢氨发动机实现成功点火,氨现场制氢加氢一体站实现了成功加氢,国内首量氨氢燃料电池客车启动等。
2022年6月30日,玉柴氢氨发动机YCK16H在广西玉林成功点火。该款发动机排量达15.93升,最大马力达560马力。该款氢氨混燃内燃机为氨或甲醇的单一燃料、氨氢混合燃料应用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为我国打造零碳排放内燃机奠定技术基础。
9月15日,一辆氢燃料电池巴士在福州长乐的“氨现场制氢加氢一体站”实现成功加氢,标志着氨制氢加氢技术进入应用示范阶段。
2023年1月6日,由福大紫金公司和金龙客车共同打造的全国首辆氨氢燃料电池客车启动暨签约仪式在福州大学举行。该技术以液氨作为安全高效燃料加注,通过耦合低温氨制氢与氢燃料电池技术,实现氢能在汽车上的即产即用。
氨能也是实现高温零碳燃料的重要技术路线。2022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两级重点项目宁夏电投太阳山能源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1锅炉历时7天7夜圆满完成烘炉工作。该热电联产项目将开展以氨载氢作为燃料掺配替代20%煤炭燃烧。
总体来看,氢氨融合是国际清洁能源的前瞻性、颠覆性、战略性的技术发展方向,相关技术尚未商业化,下游应用市场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未来发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