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绿氢产业驶入“快车道” “绿电+绿氢”助力“双碳”目标

2023-06-14 16:33  来源:新华财经上海5月28日电(记者陈云富)  点击:203
 2023年被认为是绿氢产业发展的元年,随着今年以来绿氢制备的核心设备电解槽招标量飙升,我国绿氢产业正驶入“快车道”。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未来“绿电+绿氢”有望成为深度脱碳的重要解决方案。
 
电解槽是电解水制氢的关键设备之一,在绿氢产业快速发展环境下,制备绿氢的电解槽行业率先受益。行业机构氢能汇等多家机构统计,一季度国内电解槽的招标量超过去年全年,华安证券也预计,2023和2025年我国的电解槽市场规模预计分布达1872亿元和5280亿元,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41%。
 
据势银氢链的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到5月,我国兆瓦级项目电解槽的招标量超过625.5兆瓦(MW),其中481.5MW的中标结果中,隆基氢能中标超过40台套碱性电解槽,合计超过200MW。
 
作为光伏组件一体化龙头企业,隆基在2021年设立隆基氢能,到目前,其电解槽的出货量也位居行业前列。“绿氢是隆基氢能布局的重点之一。”隆基氢能副总裁王英歌表示,今年随着政策的支持和中国石化等重点企业的大力布局,绿氢制备的产业化规模化也在加速。
 
另外,氢能中游的运输环节和下游的交通等应用端的拓展,也为绿氢市场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此前,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均宣布了长距离运输的相关技术等突破,氢能规模运输难题逐步破解,同时包括山西、新疆等多地启动氢能及光储一体化项目,发布氢能相关的行动方案,让市场对未来的需求可期。
 
按生产来源和碳排放量的不同,氢能源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其中灰氢成本虽然较低,但碳排放量较大,而绿氢是由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取,生产过程几乎不产生碳排放。目前,尽管工业副产的灰氢是氢气供应主要来源,但随着“双碳”目标推进,业界普遍认为,绿氢才是未来氢气的供应主体。
 
“制约绿氢发展的关键还是成本。”在业内专家看来,相比工业副产灰氢,绿氢生产中的绿电价格和设备费用还较高,特别是电力成本。但随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端及制氢环节的成本处于下降通道,绿电制取绿氢正迎来更多机遇。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此前就预计,到2025年,绿氢有望实现与天然气制氢平价,到2030年左右则有望与煤制氢平价,新能源的平价与储能的平价,将推动绿能更多变绿氢。“碳中和进程中,氢能的地位愈发重要。”对此,王英歌认为,“绿电+绿氢”将为深度脱碳提供可行的路线及方案。
{"status":"error","msg":"\u83b7\u53d6Token\u5931\u8d25 : invalid ip 39.97.5.237 ipv6 ::ffff:39.97.5.237, not in whitelist rid: 673a6ef2-5deb85eb-3032fc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