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三大区域氢能产业已经呈现出集群化发展态势。”
近日,国家能源局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相关负责人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上作出如上表述。他强调,全国已有二十多个省区市发布了氢能规划相关指导意见,在这些政策推动下,各地的国企、民企、外企均对布局氢能产业展现出极大的热情。
本文将聚焦长三角,探索其作为我国氢燃料研发和示范最早的地区,在政策制定、技术攻关、推广应用等方面经验。
今年二月份,“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发展研讨会”顺利举行。会上,上海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燃料电池专委会”正式成立,由同济大学、上海交大、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共29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将形成强有力的“产学研用”创新支撑。
上海:定位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推动中长期供氢
早在2003年,上海就已完成国内第一辆氢燃料电池车“超越一号”的研制。2017年,《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发布,提出到2020年,燃料电池车运行规模达到3000辆的目标。
此外,《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的印发,又明确上海除了继续打造世界级的氢能示范场景外,将在推动中长期供氢上发力,构建以绿氢为主的氢气供应保障体系。
上海经信委总工程师在上述研讨会上透露,上海将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聚焦城市群合作,在产业链互补、加氢站布局、应用场景等方面加强协同。同时,上海正加快70MPa加氢站布局,力争突破高压瓶、液氢等技术,加强核心零部件的攻关,确保燃料电池车产业有序、高质量发展。
浙江:开展氢电耦合示范,打通“氢走廊”
浙江台州正建设氢电耦合示范工程,为国内首个基于海岛场景的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成后,将充分利用海岛丰富的清洁能源制氢,促进海岛清洁能源消纳与电网潮流优化,提供了绿色供能的有效途径。
按照《浙江省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浙江计划在2025年实现公交、港口和城际物流等领域应用燃料电池汽车5000辆。同时,浙江还将打造两条“氢走廊”,一条连接嘉兴、杭州、绍兴和宁波等城市,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另一条连接金华、宁波和舟山等城市,促进自贸区的发展。
江苏:推进城市供氢管网建设,加强氢能网络布局
《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到,要加强氢能网络布局,支持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盐城等城市加大投入,发展城市供氢管网、加氢站网络。
此外,氢能还被列入了江苏省2022年度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最高资助可达3000万元。其中可再生能源及氢能技术装备及氢能技术等被均列入重点领域攻关专题,风光氢储耦合一体化综合能源系统等项目列入重大科技示范项目。
去年年末,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氢能与燃料电池研究所正式成立,将扎根苏州,为氢能上下游企业提供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检测检验等全方位服务,推动苏州氢能产业朝着高端化方向发展。
安徽:组建氢能产业发展联盟,重点在汽车产业
2021年年底,安徽省氢能产业发展联盟揭牌,明确要科学编制全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构建涵盖氢能制备、储运、加注、应用等各环节的全产业链条,通过市场引导和政策激励,推进氢能在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在此之前,《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21—2023年)》中也将氢燃料电池车放在重要位置,计划在2021-2023年间培育省级“专精特精”企业50家,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提出要逐步实现“纯电动为主、氢燃料示范、智能网联赋能”的发展格局。
在产业链发展上,安徽正在积极探索光伏制氢、氢能炼钢等新模式,一方面推动氢能绿色化制取,另一方面拓展氢能应用范围。
毫无疑问,“氢”车熟路的长三角,正在抢占氢能产业布局的先机